Ambient Music 之父 Brian Eno與胞弟 Roger Eno 共同演繹的全新作品『Mixing Colours』
做為 Ambient Muisc (環境音樂) 的音樂先驅,Brian Eno 一直是音樂界的貢獻是卓越的,他擴展了時空的音調界限,以創造出綺麗的聲音。起因於他於1975 年發佈的第四張錄音室專輯
『 Discreet Music 』,啟發了他在於音樂聲音空間的探索,三年後,布萊恩·埃諾(Brian Eno)發行了他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張史詩級專輯『Ambient 1 : Music 』。在這張專輯裡通過說明“環境被定義為一種氣氛或周圍的影響:一種色調”,在其襯裡音符中所創造了這個名詞 『Ambient Muisc』。
*最早 Brian Eno 的 Ambient Muisc 的概念是建立在概念作曲家 Erik Satie 所定義的 『 Furniture Music 』的基礎上。這是指融入房間周圍環境而不是直接表達的音樂。就像 Satie 的音樂概念一樣,它可以“與晚餐時的刀叉聲融合” 。Discreet Music的出現是為了在各種或任何給定情況下的微妙背景音頻中進行播放和融合。

日前 Brian Eno 與 Roger Eno 合作了他們的全新作品『Mixing Colours』。這並不是 Eno 兄弟第一次的合作,第一次是 Brian Eno 和Daniel Lanois 製作了Roger Eno 1985 年的首張專輯『 Voices 』,但這是他們第一次共同創作的首張二重奏專輯。
*Roger Eno是Brian Eno的弟弟,同樣在 Ambient Music 的貢獻的非常巨大的。

在『Mixing Clours』的全部18首曲目中,他們探索了情感音樂的本質,並邀請聽眾沉浸於 Eno Brothers 所建設在其調音冥想的無限空間和寧靜中。這張專輯就像一支年份15年的好酒一樣,專輯中的材料經過多年發想。『Mixing Clours』的最早發想其實是從2005年開始,Roger 錄製了個人合成器的作品和歌曲片段,然後將其發送給Brian, Brian 梳理了兩人的想法進行了數字化分解,並以新的方式對其進行整理,從而使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獨特的聲音世界。
Brian對此件事的說法是這樣:『我們並沒有將其直接指向最終結果–就像我們過去15年的來回對話。『 Mixing Clours 』整張專輯的想法隨著樂曲數量的不斷增長而出現,結果變得很有趣。這是我們每個人都無法獨自到達的事情,Roger 讓這張專輯的誕生,而我完整了這張專輯。
Eno Brothers 借助與顏色相關的歌曲標題的概念,『Mixing Clours』提供的反省和內省型歌曲,這些歌曲的幻影但美學上令人愉悅的氣氛似乎使遙遠的陌生世界產生了超然的,阿波羅式的情緒。與專輯的標題相反。
我從這張專輯的十八種顏色裡挑一些出來跟大家分享裡面的概念,
專輯的第一首歌 < Spring Frost >立即將您帶入充滿沉思和浮雕的棱形雲朵中。Roger 和 Brian 認真地花時間發展他們的互補音調語言。微微閃爍的分層鍵盤音符和和諧的背景緩慢地融為一體,如此的完美和諧,就宛如觀看一幅十分平衡的畫作一樣,長長的音符給您時間完全消失的幻覺,這首曲目很巧妙的描述了『Mixing Clours』這張專輯的意義。
第二首 < Burnt Umber > 前奏一響起就讓人出人意料,帶有混響聲的長笛聲迴盪在聲學空間中。加上 伴隨著 Ostinato 的音色,傳達出令人難以理的複雜情緒。
*Ostinato 固定音型為樂曲中以同一個聲部重複呈現的樂句,屬於音樂動機的一類。 在古典樂裡面,固定音型的一種表現是固定低音。在眾多流行樂裡,固定音型叫作riff,通常在節奏組樂器上重複,與不斷變化的旋律行成對比。
如果專輯中有可愛的縮影,絕對就是那令人驚艷而夢幻的 <Celeste>。Eno 兄弟在這首歌裡精湛地示範了如何創作出充滿寧靜的美妙作品,當歌曲的柔和的鋼琴和鍵盤旋律在大氣中的電子裝置上散佈一些閃閃發光的色彩的樣貌。
<Obsidian>一首同樣具有啟發性的歌 。在這首歌裡,我們可以透過教堂風琴的聲音啟航了這趟旅程,該聲音苒苒上升,產生了無比崇高的精神感覺。
另外要特別提出來講的是<Iris>,Iris 鳶尾花 這首歌是Roger 極簡主義的傑出作品,是一首清晰明朗的鋼琴獨奏作品,渴望的旋律風格和並且帶有浪漫的氛圍。仔細放置每個音符,以最大程度地獲得透明的空間影響。
< Quicksilver > 、< Deep Saffron >這兩首歌曲它們都以音樂的自由呈現而得以展現。每次遵循這些構圖,您都會獲得不同的聆聽體驗,總能帶來沉思的平靜。在這方面,『Mixing Clours』代表了當今加速時代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對立面。
為了增強音樂的整體體驗效果,Brian Eno與製作人Peter Chilvers合作製作了一系列短片,涉及18首曲目中的7首。所有影像都是在火車車窗上拍攝的,所有的音樂都在輕柔地移動著,捕捉著音樂的本質。,這張專輯的大部分都是在乘火車旅行時出現的。Brian Eno說:如果說『Ambient 1 : Music 』是一張適合搭飛機的時候聽的專輯,這張『Mixing Clours』對我來說絕對是一張完美在搭乘火車的時候聆聽的完美專輯。
Brian補充說,『Mixing Clours』中的所有18種成分“都非常令人印象深刻,並且與音質,音色息息相關。” 這種萬花筒的色彩,極簡的聲音和令人著迷的紋理產生了一種富有想像力的聯覺,構成了一種深沉的一體感。這種超凡脫俗的音樂總是洋溢著海洋的氣息。在這方面,Brian和Roger Eno的Deutsche Grammophon的首次亮相代表了當今嚴峻和加速時代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對立面。
大家都讀到這邊了,就跟大家聊聊薩皮爾-沃爾夫所提出的語言相對論,如果一個語言中沒有相對應某個概念的詞彙或是文法,就不會對應於此概念的認知範疇,自然就沒辦法用這個概念進行思考。
顏色,就是最常被拿來支持這個假說的證據,是不同語言對於顏色的認知有所不同,例如
漢語的基本色彩詞彙有六種: 黑 白 紅 綠 黃 藍
奈及利亞的 IBIBIO語的基本色彩詞彙有四種:黑 白 紅 黃
北美原住民的 POMO語的基本色彩詞彙有三種 : 黑 白 紅
亞馬遜的皮拉哈人『完全』沒有描述基本色彩的詞彙

藝術成品的表現不是只有亮麗的外在形象,其 中還蘊藏著人類內在的「情感」,它是為了使我們 通過感覺、想像進而得到領悟而創造出的一種表現 形式。美的感知為何?部分的學者論點強調,人類對知識客體最簡單且最原始的認識即 是「直覺」的成分。
那麼何謂「直覺」? 法國哲學家 Bergson :認為「直覺」是主體在某種特殊的 方式之下,直接觀照在客體本來面目的一種想法, 這種想法是出自於人類生理因素的行動,是完全 超出人們任意控制的範圍。
一直以來,人類具有直覺的初層反應是被認同 的,二十世紀末的音樂心理學家們即企圖尋求音樂 學與系統學上的相關性,並運用各種方法來檢視音樂中的情意意義,這些方法包括音樂與不同語意的關係、音樂心情與顏色的關係、音樂與視覺形式的 關係、音樂與指尖壓力的關係以及音樂與律動的關係。
在這些研究中,研究者試圖要 尋找出屬於人類直覺反應的共通原則,其中語意研 究上運用「形容詞」來對應主體於音樂情感的體驗 是最常見的。 「形容詞語意」的研究雖然是屬於科學研究, 但其結果是可以套用在音樂欣賞的教學上,也就是 說,教師可以試圖以學生先備的色彩名詞或是諸如 快樂、悲傷、害怕等簡單的形容詞詞彙來描述心中 所聽見的色彩,以啟發學生對於音樂感知的淺層體 驗。具體的作法是運用音樂中「明亮」與「晦暗」 不同調性的對比,讓聆聽者在聽音樂的過程中,透 過旋律「明度」的比較以感知音樂,並作為開發的引導。
『Mixing Colours』這張專輯的 Tracklist 所對應的顏色都放在下面了,我認為這是一個集合 Eno Brothers 的畢生經歷所完成的的一個作品,如果睡不著的朋友可以好好聆聽一下,聆聽手冊,請從第一首開始聽到最後。
1.Spring Frost 春霜
2. Burnt Umber 燒焦的琥珀

3. Celeste 蔚藍

4. Wintergreen 冬青

5. Obsidian 黑曜石

6. Blonde 金髮

7. Dark Sienna 暗棕色

8. Verdigris 銅綠

9. Snow 雪

10. Rose Quartz 玫瑰石英

11. Quicksilver 水銀
12. Ultramarine 群青
13. Iris 鳶尾花

14. Cinnabar 朱砂

15. Desert Sand 沙漠之砂

16. Deep Saffron 深藏紅花

17. Cerulean Blue 天藍色

18. Slow Movement : Sand 慢動作的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