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咪·懷恩豪斯(Amy Winehouse)首張專輯《Frank》20週年紀念特稿 |發行於2003年10月20日的《Frank》迎來了20週年紀念
五年前,愛咪·懷恩豪斯(Amy Winehouse)的父親Mitch Winehouse宣佈將為已故的女兒舉辦全球巡迴演出。然而,這場演出的主角將是一個用全息圖技術製作的“歌手”。這一消息引發了大量爭議,被視為一種對已故藝人的商業剝削。計劃最終在幾個月後悄然取消。
懷恩豪斯是倫敦北部一位充滿街頭智慧的年輕猶太女性,她的音樂風格反映了這一點。她的首張專輯《Frank》展示了一種純粹、未經修飾的個性,並成為她藝術生涯的重要里程碑。

專輯背景與風格
這張專輯在許多方面都是一部爵士專輯,懷恩豪斯在其中展示了其作為一名超越年齡的出色詞曲創作人的才華。她的歌詞直言不諱,無懼地談及痛苦、拒絕、愛、欲望和背叛等主題。
專輯的多數曲目由當時以合作嘻哈和舞廳藝人聞名的紐約製作人Salaam Remi負責。Remi和懷恩豪斯的合作極為成功,他們共同創造出一個深受爵士傳統影響的音樂風格。
專輯曲目與評價
*《Stronger Than Me》:這首歌是一首針對她最近與某人分手的直言不諱的歌曲。
*《You Sent Me Flying》:在這首歌中,她深入地探討了與可能是她當時男友Chris Taylor分手後的混合情感。
*《In My Bed》:這首歌用了Remi為Nas創作的“Made You Look”中的節拍,展示了懷恩豪斯直接、坦率的一面。
專輯中也有對爵士標準曲如“Moody’s Mood For Love”和“(There Is)No Greater Love”的翻唱,懷恩豪斯用自己獨特的嗓音賦予了這些經典曲目新的生命。
人生與遺產
隨著2006年《Back to Black》的成功,懷恩豪斯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儘管她達到了空前的成功,但也面臨了嚴重的毒癮和飲食失調問題,最終在2011年過世,享年僅27歲。
然而,憑借《Frank》,我們得以一窺這位過早離世的天才藝人初露頭角時的音樂生涯,也讓人不禁想象她如果還在人世會有怎樣的更
多出色作品。
總體而言,《Frank》是一張充滿深度和情感的專輯,不僅展現了愛咪·懷恩豪斯(Amy Winehouse)無與倫比的藝術才華,也展示了她在個人生活方面的復雜性和挑戰。這張專輯不僅是一部藝術作品,也是對這位過早去世的藝術家的生活和遺產的一個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