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銳電音製作人Dizparity 攜女孩與機器人主唱 RIIN 帶你【入夜】

「我想挑戰自己的極限,大量實驗不同技巧,碰撞各種元素,不斷開創電音的新可能。」——Dizparity

舞蹈啟發我重新拆解節奏,訓練更細微的想像。不只是學肢體傳達,更是對心的冶煉。」——RIIN

攝影:高愷蓮 Karren Kao

身為女孩與機器人的主唱RIIN說,表演者要學會接收舞台下龐大的能量,並且漂亮回擊。這種和諧的波動也呼應Dizparity的目標,他希望無盡繁衍電音的變形,凝聚一股巨大的彈性,影響各類型音樂,恰如洋流在動態平衡中孕育斑斕的物種。

跟隨標竿人物一起成長

Dizparity細數十餘年來的樂風喜好轉變,最初他醉心House,2014年赴英國倫敦Point Blank音樂學院主修電子音樂時,轉向鑽研Drum & Bass,現在則多用合成器進行音樂實驗。「影響我最深的是Avicii首張專輯《True》。」Dizparity觀察台灣缺乏真正從電音場景走出的代表性人物,將純粹的概念包裝成較流行的形式。他建議從指標性藝人歷年作品做系統性研究,觀察特定概念如何被研發,及其對市場造成的影響。

「流行」亦是女孩與機器人的屬性關鍵字,作為Electronic Pop組合,他們採用流行樂的結構,搭配電子音樂編曲,提供大眾入門的電音選擇。RIIN學吉他出身,音樂啟蒙是Radiohead,《Amnesiac》專輯的實驗性給予她極大震撼。她跟隨眾多嘗試電子聲響的西洋搖滾樂團,一起探索電音領域、爬梳歷史脈絡。2008年與Jungle、蛋組成女孩與機器人後,開始全心投入電音創作。她也熱衷於解析配樂,推薦Thom Yorke首張參與的電影原聲帶《窒息》,利用緩慢重拍和合成器實驗聲響,營造出疏離感。

攝影:高愷蓮 Karren Kao

激發潛能挑戰自我極限

早慧的Dizparity,在電音發源地倫敦深獲業界賞識,2016年曾獲邀參與倫敦圓屋劇場的Rising Sound計劃音樂節的演出。當時他受邀製作合輯樂曲,最後選擇從沒使用過的器材EBow演奏新旋律,再融入原曲,長度亦延長至兩倍,整體細節被放大,也更具層次感。「我想挑戰自己的極限,大量實驗不同技巧,碰撞各種元素,不斷開創電音的新可能。」這股堅持為作品媒合新基因的熱情,造就他的電音得以一再迸發奇異突變。

論及激發潛能,在RIIN身上則表現出旺盛的求知慾,以及自我訓練更敏銳的感受力。近兩年來學習Funk Jazz爵士舞和現代舞,全面開發五感體驗。「舞蹈啟發我重新拆解節奏,訓練更細微的想像。不只是學肢體傳達,更是對心的冶煉。」2019年發行的單曲〈你們自己玩遊戲〉中,病態的細碎節奏發想自舞蹈意象。「我想像一名舞者身處黑暗的房間,一截截地折疊關節,聲響就像鼓點。」

編曲實驗超過十種版本

他們在派對中結識,對彼此的音樂早有認知。Dizparity說,RIIN的歌聲與編曲有很活潑的互動,類似Remix舞曲,讓他有寬闊的發揮空間。RIIN起初從音樂想像Dizparity性格果斷,認識後才發現他溫和、有耐心,是吹毛求疵的完美主義者。

〈入夜〉由兩人共同作曲,Dizparity先設定以「梅艷芳」為意象,計畫做一首傷感、慵懶又暗黑的歌,跳脫女性在情歌中的被動、被害形象。女孩與機器人則攜手填詞,暗示一段「見不得光」的劇情。可敬的是,Dizparity先後竟完成超過十版編曲。「我重組很多段落,編了很多沒有做過的Drop,又轉換模組,實驗合成器音色,幾乎把可以嘗試的曲風都試過了!」〈入夜〉副歌和弦進場使用許多緊繃的和弦,而演唱旋律也是罕見的音域組合,交錯歌詞意境下,拉扯出詭譎的氛圍。

Dizparity與RIIN相約樂迷一起享受電音的純粹美好,期許自己用更親切的手法推廣各類型電音,讓電音發展成全面性的生活文化。

撰稿人:蔡舒湉
攝影:高愷蓮 Karren Kao
資料提供:派樂黛唱片


RIIN

Electronic Pop電音組合女孩與機器人(The Girl and The Robots)主唱、詞曲創作人、DJ,曲風融合電音、搖滾與跳舞節拍,極具玩心與實驗精神,受邀出現在國內外各大Live House、音樂節表演。曾獲第一屆金音創作獎最佳電音單曲與第二屆金音創作獎最佳電音專輯。

Dizparity

音樂創作人、電音製作人,畢業於英國倫敦Point Blank音樂學院,主修電子音樂的製作、混音與後製等相關錄音工程技術。作品展現高度實驗性,曲風主要以Electronica融合不同音樂類型。2017年以《Night Phase 夜相》獲得第八屆金音創作獎最佳電音專輯、最佳電音單曲。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YOLOLab - You Only Live Once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

探索更多來自 YOLOLab - You Only Live Once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